Search


大概在去年底,我在網路上看見教育部新辦的『「風雲再起-鼓勵成人就讀大學方案」(簡稱224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大概在去年底,我在網路上看見教育部新辦的『「風雲再起-鼓勵成人就讀大學方案」(簡稱224方案),招收大學及四技日夜學制,免學測、統測、指考成績,22歲以上,工作4年以上或已修滿推廣教育40學分以上,即可報名各校本方案招生! 』。心裡就想:不錯喔,台灣的教育終於懂得變通了,終於懂得去尊重和培養不同領域的人才了。

於是,我上網蒐尋了一些資料,挑了一間我一直很感興趣的大學。

我選了報名資格設定在「凡22歲以上,符合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,且有4年以上工作經驗之明確技術專長者」。把整理好的資料,包括自傳、經歷、讀書計畫等,在截止日前寄出。

然後。
我被拒絕了。
理由是「因為沒有勞保證明和離職單,所以資格不符」。

我說,我可以提供經驗證明、薪資證明和納稅證明,甚至出版證明還有出版作品集,這個不夠證明我有四年的工作經驗嗎。

對方回應「不好意思,這是規定。沒有勞保證明和離職單就是不行。」

「作家不是正職員工,是合作關係,當然沒有勞保證明,也不會有在職單或離職單」

對方還是回應「不好意思,這是規定。我很欣賞你的資歷,但是沒有勞保證明和離職單就是不行。這是教育部規定。」

「那是不是跟幫報章雜誌寫稿的專欄作家,沒有勞保,也算沒有工作經驗?」

「不能這樣說」

「我比喻錯了嗎?那就跟一個攝影師拍了很多攝影集,就因為沒有勞保證明,也算沒有工作經驗?」

「當然不是」

「那這不是很矛盾嗎! 大家都明確看得出有工作經驗,你卻因為沒有勞保證明這件事就歸類為不承認。」





你說我會不會被氣死!!!!!!!!!!!

在台灣一堆人回應說「沒辦法這就是台灣」的同時,大家只會講不會變,環境怎麼可能會改變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人生能有幾次機會,可以讓你這樣亂搞? 或許是鄉下人的憨厚傻勁,真的將不可能都變成可能了。 暖暖,從小古靈精怪,總有著天馬行空的夢想。1990年生,18歲便開始在國外邊打工邊旅行,從最初的八百澳幣(兩萬四台幣)和一張單程機票,近五年的時間至今走過約30個過家,跨及亞洲、大洋洲、歐洲、非洲、北美洲,沒跟家裡拿過半毛錢。 一個人旅行是件需要很大勇氣的事。到新環境和一群陌生人相處,這很容易,但是要長期跟自己打交道與對話,卻有難度。偏偏這是一個人旅行時,一定會學到的一門課。當學會和自己說話,走到哪就都不怕了。忍得了在一座城市裡孤單,就能把持住在世界遊走的寂寞。 出版作品 《18歲的成年禮》 《搭便車,繼續歐洲》獲博客來年度百大排行、高中生書店第一名,並於隔年在中國上市簡體版《在没有答案之前我只好继续走:90后女孩搭车走世界》 《沒有學校的日子》2013年第一屆華文朗讀節受邀分享作品
真心想要某件事情,你的慾望會促使你去完成它。
View all posts